怀化市精准扶贫100问(一)
基 础 篇
1、什么是扶贫对象?
答:扶贫对象是指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识别、确定的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县。
2、什么是扶贫标准?
答: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扶贫标准每年都会根据物价指数等因素相应调整。2016年为3026元,2017年暂定为3200元以上(具体以国家和省标准执行)。
3、什么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贫困户人均纯收入?
答: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民纯收入。其中,农民纯收入指的是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计算方法: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调查补贴)�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是指:按贫困户人口平均的户纯收入。计算方法: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内部亲友赠送)�贫困户居民家庭总人口。总收入是指贫困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在计算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时,大病救助、危房补助、易地搬迁、一次性保险赔付、扶贫物资、低保补助、高龄补助等7类不计入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
4、什么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答: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已经完成审批流程,建立了贫困档案,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并获得《扶贫手册》的贫困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户为单位,其人均纯收入处于国家扶贫标准线以下。
5、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确定?
答:由农户申请,其中提出申请有困难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由村民小组推荐;经村民代表大会推荐的评议小组组织评议,公示评议结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公示审核结果;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审定结果在贫困户所在村和村民小组公告,并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备案。(公示和公告时间均不少于七日)。
6、什么是群众满意度标准?
答:群众满意度标准为“四满意”。“四满意”:对扶贫工作队满意、对结对帮扶责任人满意、对帮扶措施满意、对帮扶成效满意。
7、什么是贫困发生率?
答:贫困发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人口数量与农村人口数量之比。
8、动态调整标准是什么?
答:动态调整标准为“应进尽进,应出尽出”。
“应进尽进”: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没解决的要纳入。范围包括因灾、因病、因学等原因当年新增、返贫户,符合贫困人口识别标准之前没纳入系统的贫困户。新增贫困人口以户为单位纳入。
“应出尽出”:对符合脱贫退出标准的要退出。对“四类人员”清出,按照2014年建档立卡时存在家庭有财政供养人员的、有个体工商户或经营企业的、有商品房的、有小汽车的户清理出建档立卡贫困系统。对系统中的拆分户,对照整户纳入规定和贫困户识别标准,符合贫困条件的就整户录入,不符合条件的作删除处理。需要增加减少贫困户的,造好表册,以县政府正式文件上报,待系统开放权限后集中处理。
9、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建档就是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电子信息档案,立卡就是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
贫困户建档立卡,包括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条件、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
贫困村建档立卡,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
贫困县建档立卡,包括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公共服务、帮扶情况、扶贫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
10、什么是《扶贫手册》,其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扶贫手册》是一份用于登记贫困户基本情况和帮扶情况的工作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各县负责制发,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
其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
《扶贫手册》能有效证明贫困户贫困身份,并便于随时核查对其帮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