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搞建设 加快发展促稳定
交通行业作为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窗口行业,具有建设、管理、运输服务综合职能,道路交通条件、交通安全稳定和行业服务状况如何,将直接体现一个地方的形象。当前,随着洪江区交通建设事业的快速推进,流动人口、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快速递增,这一现象加剧了我区道路基础设施与交通需求间的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如何科学掌握当前交通系统维稳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维稳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我区交通建设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目前交通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构建长效机制,创新维稳制度
首先要在交通系统内部全面落实长效维稳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找准源头、综合治理,把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综治工作机制,推进维护稳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源头上和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二、落实奖惩措施,健全维稳机制
研究和制定一套有效的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维稳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股室抓落实的维稳工作责任体系,实行涉稳工作相关人员“一岗双责”,采取定期考核考评、不定期抽查访问等方式,细化维稳工作考核指标,将维稳工作的实绩纳入评先选优重要条件之一,切实将维稳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三、加大宣传力度,减少矛盾纠纷
采用多种形式对外加强政策法制宣传,坚持主要领导对维稳工作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坚持亲力亲为,涉稳工作相关人员要加强跟踪监督,深入基层、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及时获取上访信息,力求将信访苗头内部消化、基层解决,努力从源头减少和控制矛盾纠纷
四、加强源头管理,完善一岗双责
按照谁主管、谁签字、谁审批、谁许可、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一岗双责制、责任追究制、行政问责制、一票否决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完善汛期、春运以及五一、十一、元旦、中秋等节日运输预案,切实做好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五、加强交通行业管理,加快交通发展步伐
1、规范水陆市场管理
水上重点把住造船审批关、驾船资格关、船舶检验关、码头发航关,凡不合格船员一律不予年审、颁证,不准驾船、出航。陆上重点把住市场准入关、车辆状况关、从业资格关、客车出站关,严禁报废车、淘汰车参运,打击非法载客、甩客、宰客、倒客等侵犯旅客合法权益的行为。
2、切实抓好路政管理
切实增强运输保障能力。着力调整运力结构,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环保节能的运输装备,加快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能低下的运输装备。积极发展低碳运输,推进行业节能减排。积极培植发展农村客运市场。加大运输市场管理,打击非法营运、保护合法经营,维护运输市场稳定。
3、切实抓好道路管养
重点要强化主干公路管养,提高主干公路日常养护水平。要继续推行农村公路“区统管、乡落实、村承包”管养模式,深入开展农村公路文明样板路“123”工程创建工作,有效改善农村交通通行条件。要求县乡公路通畅率100%,农村公路管养率达100%,文明样板路要创出成效。
4、加强依法行政建设
积极开展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文明执法宣传教育活动,健全完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执法文书和行政裁量权,进一步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源头防范。要求全年无错案,无行政赔偿,无公路、水路“三乱”行为。严肃执法工作纪律,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5、切实抓好安全生产
加强运输市场“三关一监督”管理,继续推行水上交通安全“县管乡包村落实”管理机制。加强危桥险路监控和改造,深入开展以排查治理公路危险路段、标志标线为主要内容的“安保工程”行动,提高公路安全保障能力。要加强航道管理,维护航道正常通行,航标设置率要求在95%以上。要加强运输船舶管理,船舶发证率、船员持证率、船舶登记发证率、船舶营运发证率均达100%。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各项指标要求控制在最佳状态,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6、加大项目争取力度。
目前,制约洪江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仍然是交通,加快交通建设,争取项目和项目资金是重点,要充分利用我区的旅游资源,积极向上争取水运港口改造项目、客运船舶改造维修项目、景区公路建设项目以及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计划项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区水、陆交通结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项目的论证、筛选、包装和储备,以项目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和谐,
7、塑造交通新形象
交通行业就是服务行业,交通系统要通过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来塑造良好的交通形象。要深入开展“文明客运站场”、“文明渡口”、“文明样板路”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公路“123”工程,全面带动和提升行业服务品质,促进行业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六、加快交通结构调整,促“两型”交通发展
加快以“低碳交通”、“绿色交通”、“和谐交通”为基本内涵的“两型”交通建设。加快交通结构调整,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推进交通节能减排,力争在“低碳交通”发展上有新突破。大力推进“和谐交通”建设,贯彻“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的原生态建设理念,实现交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筹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推进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交通与社会的和谐。增强交通供给能力,提升交通服务品质,实现交通与人的和谐。
七、坚持交通先行战略,加快交通基础建设
交通部门必须要紧紧围绕洪江区工委(扩大)会议确定的“打造湘西南特色工业基地、建设生态宜居和旅游目的地城市”战略目标,继续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强化交通基础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把近期措施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改善我区的交通环境,为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