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司法所巧设计,化解二十年恩怨

来源:洪江区管理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17-04-10 00:00 【字体:

 3月的某一天,像平常一样,司法所工作人员正查看着社矫人员的定位信息,突然接到电话,辖区内发生纠纷,而且矛盾较激烈。调解员赶到现场,初步了解,是高坡街社区珍某与邻居芳某因口角引发肢体冲突,造成珍某颈部被抓伤,芳某头部受创、且本身做过颅部手术,有眩晕感觉。健康为本,也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调解员决定把有旧疾的芳某送往医院,同时通知其家属再做打算。

为方便芳某出院后的调解,司法所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家属、邻居以及居委会多次走访得出:芳某,女78岁,个性较偏激、固执,二十年以来与邻里及家庭关系多有不和,正是如此,数年前芳某与其老伴、子女皆已分开,现独居一处。珍某,女58岁,性格强势,只要有理,便难饶人,其老公与其性格相似,在对外关系上两口子能做到一致对外,并且家庭经济拮据,在花钱方面特别“勤俭”,估计要他们赔偿医疗费基本不可能。更严重的是二十年来,双方同住屋檐下伴嘴不断。

一星期以后,芳某出院,这出矛盾也进入正式调解程序。按惯例,先由居委会组织调解委员会调解,司法所法律援助。事情比预想的要严重,芳某要上千元医疗赔偿、珍某以芳某骂脏话在先为口实拒绝任何赔偿;谈起感情,更是针尖对麦芒,双方都能说起二十年的往事滔滔不绝,是非曲直难以分辨;提到用司法程序解决,俩边当事人更是“豪言壮语”:我年事已高,愿轻身而争一口气。情、理、法都讲不通,调解陷入僵局,调委会不知该如何是好。

矛盾虽然处胶着状态,事情却并不平静,自觉受了委屈的芳某天天跑居委会、司法所,一坐便是数小时甚至一整天,逢人便吐自己的苦、他人的恶。这老太太确实嫉恶如仇、执着如初,邻里给出“吵王”的称号一点不虚。苦笑归苦笑,工作还得继续。“人民警察的身影,披着星光、浴着晨露”有着警校学习经历的司法员突然想到社区民警唐警官,想想凭着他的经验与威严,应该会对这次调解有所帮助。而且征对芳老太太难以沟通的情况尝试联系她儿子尹某。经过进一步的接触,发现尹某与珍某的儿子是发小,关系颇铁,双方之所以长期矛盾没有大爆发,正是这层关系在维持。

新的调解小组制定出调解方案,以背对背和亲情法来调解,具体分工是:唐警官做珍某的工作,鉴于其家庭经济拮据,确实打了人,建议其向芳某当众道歉并保证以后对芳某谦让为先;司法所调解员做芳某和她儿子的工作,通过这些次的接触,看得出老太太是有刁蛮,但内心孤独更好面子,于是向芳某儿子尹某提出,愿意自掏腰包买些水果以珍某的名义去慰问,同时引用唐警官的话,看尹某是否可以自己出些钱孝敬老人,对老太太假称珍某的医疗赔偿。这是一个善意的欺骗,一方面是警察的威严与责任,一方面是司法的公正与关爱,感动了双方,特别是当尹某听说司法调解员还是个实习生且每月只有五百元津贴时,当即向老太太圆话:珍某给的医疗赔偿不是俩百,而是五百!至此,调解结束。 (向继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