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今年,在区工委、区管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积极融入“五新四城”战略布局,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5A景区、建百亿园区”为目标,聚力科技创新提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具有洪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将2025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5.96亿元,同比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9.32亿元,同比增加10.5%(反馈数),排名全市第5。1-6月预计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45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11.7亿元,同比增长11%。
1-5月全区规模工业企业税收0.46亿元,同比增长65.6%。全区工业用电量30725.2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83%。
1-5月全区工业R&D研发经费投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7.11%。指导企业完成2024年研发经费统计年报工作,合计上报2.6亿元,企业填报率为100%。
(二)做好项目跟踪,有序高效推进
为确保项目有效推进,我局强化统筹管理,做到人员、项目点对点无缝对接,做好项目管理,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确保重点项目早落地、早见效。今年我区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共19个,计划投资11.15亿元,主要为年产5.5万吨特种高分子材料单体项目、年产30万吨硫化工产品及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年产5000金属吨镍盐、钴盐系列产品项目等,1-6月,已投资5.9亿元,完成总进度的52.91%。新材料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共6个,计划投资4.8亿元,主要是年产30万吨硫化工产品及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年产1800吨医药中间体及环保装置升级改造项目等。1-6月,完成投资2亿元,完成总进度的41.67%。
(三)着力主体培育,推动转型升级
根据全市产业育新培强攻坚的总体工作部署,迅速行动,成立专门的区工作专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立了产业育新培强攻坚的总体目标,对工作任务进行细致划分,并明确责任归属,同时对重点工作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制定了详细的任务目标清单,每月进行调度,同时积极与市专班对接沟通,以保障工作能够有序推进。一是重点发掘培育。围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一主一特”产业建立我区“小巨人”企业数据库,摸底拥有核心技术的成长性好、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推动企业加快成长。截至目前,方元源已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织推荐恒安石化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恒裕竹木申报消费品工业“三品”标杆企业。二是引领绿色发展。积极探索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之路,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为引领,以培育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推广工业节能技术为重点,持续推进工业绿色转型,目前已组织恒安石化、怀化泰通2家企业编写绿色制造体系创建方案,计划申报2025年省级绿色工厂,推荐双阳高科申报2025年省级工业碳减排标杆企业。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深入调研辖区企业数字化发展现状,截至目前,已培育9个智能工位,成功推动7家企业顺利上平台、33家企业上云,为区内企业整体数字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更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四是推进设备更新。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释放万亿市场的机遇,我局对工业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情况进行多次摸底,目前,年产1800吨医药中间体及环保装置升级改造项目等3个项目已纳入工信部第四批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项目总投资共计1.32亿元,贷款需求共计0.74亿元。
(四)提升服务效能,助力企业发展
一是提升企业帮扶力度,常态化开展“助企纾困”行动,加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营造惠企、暖企、稳企的发展环境,利用惠企通平台畅通企业问题反映渠。1-6月联企干部开展入企走访21次,收集汇总企业反馈问题16条,已解决问题15条。开展了洪江区2025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5年洪江区“智赋千企”——科技赋能赋智活动等10余场。同时,深入企业实地走访,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惠企助企政策及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帮助企业挖掘潜在的政策机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二是深化产融合作,支持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优质企业获得更多金融服务支持,目前,我区已有13家企业成功纳入2025年湖南省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名单。三是积极争资争项。帮助组织企业深入对接国家、省、市产业扶持政策,正在组织企业申报2025年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专项资金项目。落实《洪江区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暂行办法》,已起草上会兑现2021-2022年度工业企业奖励文件,计划兑现金额共计311.69万元,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以政策支撑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和信心。
(五) 推动科技创新,激发创新活力
研究制定《科技创新赋能攻坚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制定《洪江区科技创新赋能攻坚工作专班工作方案》,细化攻坚指标和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落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促进我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助推产业发展。指导恒昌锗业、恒一颜料2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2.19亿元;新备案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370万元。协助高新区管委会筹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洪江区工作站,现已由市科技局推荐至省科技厅。支持恒光科技、炯诚新材、棓雅生物联合中南大学、怀化学院等高校申报省级创新联合体;指导汇百益新材填报省市联动攻关需求表,围绕中医药制造等领域开展技术凝练;推荐湖南九恒海墨科技有限公司申报2025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二是聚焦文旅融合。积极引导企业申报2025年度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科技专项项目,推动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怀化市洪江区鸿韬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基于AI大模型技术的洪江古商城创5A智慧景区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湖南京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洪江古商城沉浸式体验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及湖南触摸未来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屈原文化数字沉浸交互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等3个项目已顺利完成申报。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我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困难,积极争取省派科技特派员政策倾斜,为恒光科技、双阳高科、天鲮公司选派3名省派科技特派员,相关需求已上报省委人才办。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计划推举工作,推荐湖南久日新材料有限公司胡祖飞参评“芙蓉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推荐湖南九恒海墨科技有限公司陈湘雄申报“芙蓉计划”科技创新类青年人才。四是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联合区科协、区中医医院举办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组织开展“携手科企·创新发展”宣传行动,在湘华鲮繁育基地、菖蒲村肉牛养殖基地举行科技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地授牌仪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科技服务支持。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
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多重要素制约,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工业体量总体偏小。我区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色的工业体系初具雏形,产业特色较为鲜明,但总体规模仍偏小,工业企业数量较少,骨干企业支撑力有限。除少数龙头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制约了整体工业能级的提升。
二是国际贸易政策调整带来潜在影响。虽然我区企业目前与美国市场未形成直接业务往来,尚未受到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直接冲击,但通过对上游原材料采购和下游终端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部分涉及对美出口的产业链环节已出现预期波动。预计三、四季度,该影响可能将通过产业链逐步传导,进而影响区内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预期。
三是发展要素制约突出。 受“沿江一公里”限制开发政策影响,园区产业空间拓展受限,项目用地难以保障,叠加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同时,企业普遍面临用电、用气成本上升、要素价格高企等问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产业人才引进和技术人才储备困难依然突出,企业急需化工类专业人才,但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严重阻碍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对我区工业企业带来的影响,重点跟踪化工原料、基础材料等关键领域的市场波动和供应链变化,健全完善产业链风险预警和应急应对机制,切实增强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与数据分析,及时研判运行趋势,动态优化调度措施,着力解决制约工业平稳运行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深入开展“个转企”“小升规”专项行动,强化政策扶持、精准服务和跟踪指导,力争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确保全区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全面完成年度经济目标任务。
二是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以产业育新培强攻坚为抓手,把抓好工业项目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立项、环评、用地等审批环节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在建项目的调度,重点做好恒光科技、恒裕竹木等重点项目的项目建设推动工作,确保重点项目达产达效。加强对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力度,密切掌握企业运行状况,做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确保企业提质增量,继续抓好“三品”标杆企业申报、绿色工厂创建、单项冠军申报、企业技术中心申报等工作,持续助力恒安石化、恒裕竹木等潜力企业发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不断延链、补链、强链。
三是着力抓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重点指导泰通新材、桦裕竹业、博大商砼3家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协调解决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申报通过率达到100%。扎实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深入挖掘后备企业,围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力争尽早完成全年入库61家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技术合同登记工作,深入重点企业逐项排查符合条件的技术合同,指导企业完成认定登记,提升技术合同登记增量,确保尽快完成全年3.79亿元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目标。积极争取提高全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贷款风险补偿额度,为更多科技型企业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创新项目,争取更多科技财政资金支持,激发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力。
四是切实优化产业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助企纾困”工作,及时开展惠企政策宣传,了解企业难题,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组织区内企业召开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同时,加强企业培训,邀请专家有针对性开展质量管理体系、专精特新发展、“智赋千企”、科技创新等培训会,提高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帮助企业运用好专精特新政策等。同时,紧盯项目扶持、政策奖励项目,抓落实,求突破。切实加强与省、市部门的衔接,在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信息化等方面为园区、企业争取更大地支持,争取在破解企业技改资金瓶颈、培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帮助企业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五是切实履行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结合我区工业实际,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针对本行业存在的共性风险及安全监管部门发现的隐患问题,综合运用产业政策、法规标准、技术改造和过剩产能化解等手段,强化源头治理和风险防控。指导企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严格执行区应安委各项指令要求,强化风险预警和督导检查,合理组织生产,坚决防范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05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