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洪江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洪江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发布时间:2023-07-11 15:11 【字体:

洪江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来,我局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价值核心,不断加大市容乱象治理力度,持续开展重点难点攻坚行动,促进城管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优化管理,提升市容环境秩序。一是落实门前三包。结合创文创卫工作,调整“门前三包”责任书相关条款内容,科学划定门前区域范围,明确主体责任,新签、补签“门前三包”责任书200余份。加大正面典型激励与曝光,以新民路为“门前三包”商户试点街区,开展门前三包模范户评选活动,对规范经营的2家商户授旗表彰,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构建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二是净化城区外立面。组织执法力量,深入摸排城区各类破损户外广告设施,逐一登记并形成拆除清单,现已拆除立柱广告3处,高空广告30多平方米。坚持“即时即清”原则,清理各类违规张贴小广告2000余张。同时为顺应市民日常发布信息需求,统一安装修复市民公益性信息公示栏6处。三是开展专项整治。牵头开展了塘坨市场整治行动,对塘坨市场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重新划分功能区,市场面貌极大改善。配合街道社区开展违规种菜整治行动,全面清理各类违规菜地11处,铲除面积约600平方米,在多发地段设置禁止种菜提示牌 5 处。坚持清理与复绿同步,第一时间对清理后地块进行复绿美化,实现“还绿于民”。开展机动车非机动车整治行动,聚焦农贸市场、重点商超、中小学周边等区域,实行警城联动,采取联合执法方式,引导居民自觉有序停放非机动车辆,截至目前,共查处违停小车1500余台次,拖移违停摩托车400余辆。四是高效控违拆违。锚定“消存量、无增量”目标,与街道社区联管联控,核实确认新增违建7处,已拆除7处,拆除率达100%

(二)示范引领,提高城市干净指数。一是实现清扫全域覆盖。规范不同路段与作业场景的清扫作业细则,常态化开展道路水洗、人行道净化和绿化带清掏工作,实现主次干道、城市广场、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深度保洁,提高环卫设施和城市家具的清洗维护频次。截至目前,全区共清运城乡生活垃圾1万余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二是加快环卫设施建设。以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在茅头园、菖蒲、横岩、滩头、楠木田等5个村新建(改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 35个。全面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设施提质改造环保整改任务,现日处理100余吨。三是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狠抓工地渣土运输洒水降尘工作,科学调整洒水冲洗模式,实行“白天高频次雾炮抑尘、晚间大面积高压冲洗”作业模式;狠抓渣土运输治理,对渣土运输严格管控,强化晚间高峰时段执法力量,会同住建、交运、公安等部门成立督查专班,对违规开工工地和违规运输渣土的行为从严查处,累计检查在建工地30余次,检查渣土运输车辆100多台,约谈工地负责人20多人次,行政处罚6起;狠抓餐饮油烟治理,对餐饮油烟做到日间执法与夜间巡查不断档,累计检查40余次,责令整改违规行为16余起,大气污染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植绿添彩,扮靓城市颜值品质。一是加强绿化建设。以“增绿量、添色彩、提品质、抓细节”为攻坚目标,对照旅发大会环境工作要求,更换巫水路、雄溪路等主干道长势不良“小老树”50多株,补植乔木100余株,栽植时令花卉300余平方米。二是注重管养并重。坚持“疏枝、整形、除害”原则,压实园林养护企业责任,加强对辖区内绿地、绿化带除草、施肥、喷药、修剪,做好病虫害防治。为消除行道树遮蔽视线、影响采光的问题,修剪巫水路、国防路主次干道行道树30多株。三是补齐设施短板。全面摸排城区各主干道路面、人行道盖板、排水管网等破损基础设施情况,维修绿化带侧石50余米,安装防撞栏6处,更换破损井盖30多只。维修道路路灯270杆,更换路灯地埋缆线180米。

(四)精细服务,深化为民办事成效。一是推进便民停车行动。深化实施智慧停车项目,计划今年新增城市泊车位300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120个。深度挖掘城区场地资源空间,申报了智慧停车场建设(一期)项目,计划新建药王寺停车场、嵩云停车场、樱花苑停车场、巫水路生态停车场等4个地面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750个。三是加快公厕保洁率覆盖。2018年原有37座公厕的基础上,我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文旅项目实施,新建公厕8座,通过与PPP公司协调,目前已有5座纳入PPP公司保洁范围。四是实施为民服务举措。按照“便民利民、科学设置、规范管理”的原则,科学设置时令瓜果临时销售点3处,实现精准助农。因地制宜规划便民摊点群4处,提供摊位20余个,统一经营要求和经营时间,做到文明经营、摊走地清。

(五)规范建设,打造忠诚城管队伍。一是提升法制综合素养。制定《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提升方案》,建立常态化针对性城市管理领域法制培训制度,强化城管队员的法律法规、行政处罚程序、案卷查处等业务能力,今年以来开展法制培训2次,组织执法人员赴省市县参加培训7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行政处罚立案、法制审核、处罚决定、执行和结案全流程,今年以来,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1起,其中一般程序13起,简易程序18起。二是整肃执法队伍作风。持续巩固“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深化“文明柔性执法、有温度管理”理念,成立督查专班,紧盯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严格执行上下班打卡、请销假等制度,每日督查、按周通报,责令脱岗缺岗者立即整改。严格对照执法队伍“十不准”规定等要求,持续开展队列训练、内务评比、心理辅导活动,提振城管队伍“精气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三是科学应对群众诉求。严格落实首问办结责任制,精准高效处理好群众投诉,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督办,第一时间答复,截至目前,累计办理现场信访投诉7件、12345市长热线37件、网络舆情6件,办结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

()城市管理资金瓶颈仍然存在。城市管理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经费支撑。虽然区工委、区管委不断加大城市管理资金投入,但目前状况来看,城市管理所需的执法装备、设施设备仍难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执法人员的装备紧缺、待遇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背街小巷、旧小区仍然是城市管理中的弱点。从整体情况看,城区主干道路面建设和道路两侧建筑、绿地等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城市背街小巷存在乱堆乱放、乱扯乱挂等乱象,旧居民区存在无人管理、秩序较乱、老化破损等问题,影响了城市美观,阻碍了城市总体形象的提升。  

() 空编缺岗现象严重。我局原核定编制58名,现实际在编在岗人员37人,空编21人,现有城管执法力量与新时期所承担的城市管理任务严重不符。特别近年来,根据省市编办文件要求,县市区六大领域执法机构相关人员编制管理等问题尚未明确,人员编制异动全面冻结,人员只出不进,加上近年来我局配合全区工作需要,人员调离、借用、考录和到龄退休等自然减员情况严重,一线在编执法人员已越来越少,常态化巡逻执勤和应对处理突发情况力量非常薄弱。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持续深化“门前三包”。继续推动新民路 “门前三包”试点工作,总结完善试点经验,扩大试点成果广泛运用,持续加强“门前三包”模范商户评选活动宣传力度,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现场考核,并对评选结果进行曝光,以点带面提升商户规范经营意识。借鉴“淄博”成功经验,合理规划烧烤经营时段,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激活夜市经济。制定店招店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方案,全面开展摸排登记,突出重点,明确安全责任,通过拆除一批、加固一批,坚决消除安全隐患。强化非机动车秩序整治,联合交警部门,开展联勤联动。

2.优化环卫保洁模式。继续深化环卫市场化运行机制, 实行市场化运作和绩效挂钩考核。城市管理事务中心加强对华士元环卫保洁公司的监管,督促建立“定岗、定额、定标”的保洁环卫作业机制。全面推行一般道路一清扫、扫后捡,重点道路和窗口地区两清扫、全天候,做到全地域覆盖不留死角。拓展扩大晚间保洁范围,提升晚间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质量。对城区餐厨垃圾处置积极推行上门服务,切实加大环卫保障力度。

3.强化渣土运输治理。严格要求建筑工地要有围挡、有地面硬化、有洗车台、有门前保洁人员;渣土车辆装载后档板不超高、车轮不带泥;抛洒污染后及时清扫,对渣土弃置运输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但城区大小工地多,抛洒污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渣土管理中队将进一步加强执法治理,严厉打击渣土处置中的违法行为。

4.加大控违拆违力度。通过以拆带控,使违章建筑得到有效遏制。下一步,要加大打击力度,配合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抓紧抓好控违、拆违,争取到年底有一个崭新面貌。

5.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项目。一是加快推进分类投放设施、分类收集容器的配置工作。督促全区各单位管理责任人职责落实,加强分类投放设施设置标准的指导,确保投放设施选址合理、设置规范、标志清晰。二是推进垃圾分拣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在做好现有垃圾转运站点(收集点)升级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合理建设有害垃圾收集点、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等分类设施;加快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等垃圾分类车辆配套,逐步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确保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不出现“先分后混”、“混装混运”、混合填埋焚烧等破坏前端分类成果的现象。三是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营造浓烈氛围。重点是召开示范片区各级推进会,调动基层积极性;强化入户宣传引导,提升广大市民的参与率、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

6.有序推进依法收费项目。依据生活垃圾处置、建筑垃圾处置等相关文件,梳理出应收费项目,并加强与发改、住建等部门协作,争取尽快完成收费成本核算、定价、听证等程序,确保收费项目做到应收尽收,减轻财政负担。

洪江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