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金点子”⑤丨瞄定全国百强县 聚焦主特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腾飞
(王亚芬委员代表民革市委会发言)
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县域产业持续壮大,城乡融合不断提高,民生福祉稳步改善,但也存在质量效益不高、主导产业支撑不足、发展动能不强、园区运行质量不优等问题。通过对比研究 2023 年“赛迪全国百强县”(以下简称“百强县”)发展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聚焦“产业兴县、工业强县”不动摇。工业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要坚定不移地把实体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做大县域实体经济规模,做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一是以“百亿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具有百亿规模的产业集群是进入百强县的“敲门砖”。对比百强县的主导产业,都是市场空间较大、百亿甚至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针对我市县域经济整体上“大而全”“广而多”,产业集群发育不足、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现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各县(市)对特色优势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下进行再梳理、再定位、再聚焦,找准自身优势潜力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最佳结合点,因地制宜明确产业主攻方向,重点培育壮大1-2个优势主导产业,不宜过多过散。二是主动融入周边中心城市和区域核心产业。坚定不移地在区域核心产业的细分产业上下功夫,主动对接长沙的先进装备、株洲的轨道交通和我市三大千亿级产业等优势强势产业,做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形成共抗风险、共享发展红利的产业生态链。湘潭县应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天易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园建设,承接株洲轨道交通等产业配套,探索布局海泡石、钠离子、电化产业,将南部片区建设成新型产业聚集区。湘乡要重点打造先进储能材料、氟(盐)化工、镁基材料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布局氟(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基地、锂电池正极材料等项目,加快嵌入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韶山应做强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力争打造1个百亿以上产业集群。三是持续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点,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以新质生产力提高园区主特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加大对园区支持力度和要素倾斜,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
二、引导支持主特产业快速壮大。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聚焦“单项冠军”“首创企业”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或头部企业,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区域优势产业的细分领域形成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专精特新企业。抢抓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加工业、制造业等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提高县域承接能力,快速对主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强与包括湘商、潭商在内的各类重点客商的感情联络,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努力擦亮“潭商回归”品牌,深入实施“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不断引入有利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三、完善具有县域特色的惠企政策 。县(市)政府应在权限范围内制定完善的产业扶植政策体系和实施细则,拿出基于省市基础上针对主特产业发展的特殊政策。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将资金合理配置到县域主特产 业和优势企业之中,以金融政策导向推动县域主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争取国省专项债券项目,有效激发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主特产业领域,实现投资的“乘数效应”和“带动效应”,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腾飞。
责编:蒋睿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