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洪江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来源:洪江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1-09-16 16:55 【字体:

洪江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在区工委、区管委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质量优先、强基固本、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务实创新,砥砺前行,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推进了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顺利通过第三轮县级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考核,获得湖南省教育强县湖南省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市区湖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成效

(一)党建工作全面提质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工作机制,局党委参加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现场述职,连续4年获得等次。以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建3先锋支部8合格支部。 抓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新成立2个党总支、5个基层支部。2017年以来,实施双培工程,举办5期中小学校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培训班,发展党员34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配合做好区工委巡察组政治巡察和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暨回头看工作,深入开展违规征订教辅资料、学生食堂、师德师风等专项整治。2017年以来,立案15件,党纪政务处分16人,诫勉谈话18人次,约谈15人次。

(二)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县乡村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怀发〔201815号)“1+7”文件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成立中共洪江区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优质发展的意见》(洪区发〔20194),促进了全区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前教育方面,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10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9%,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6.6%1所公办幼儿园达到市示范幼儿园标准。义务教育方面,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5%以上,小学、初中巩固率达到100%。同时,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与城镇居民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益;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无明显差异。普通高中教育方面,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左右,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90%以上,洪江一中达到市示范性高中的标准。职业教育方面,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普高招生比例基本相当,中职学生就业率达90%以上。结合本区的经济特点,建设旅游、化工、机械重点专业,扩大区工业职业中专招生规模,使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对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民办教育方面,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吸引社会资金1200多万元,民办幼儿园3所,民办教育机构达11所,民办教育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各类教育的需求。终身教育方面,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单位、家庭的创建活动,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到2021年全区各乡街道均建立起设施功能完善的教育中心、社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农村学校校外少年宫;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评比,基本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

(三)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2016年来,我区抢抓机遇,强基固本,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在全市率先消除大班额 。投入1230.8万元实施农村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总投入6784.24万元实施学校基础建设,改扩建学校10所(含乡村小规模学校),其中:投入资金5113万元完成幸福路小学综合楼、职(二)中教学楼建设及一中、二中、幸小、中小、东小、横小、岩小等学校运动场改造、校舍维修;投入 31.24 万元对农村小学教师周转房进行修缮;引进投资1000万元建成汇英艺术幼儿园,新增学位300个,缓解了城区幼儿学位压力;投入校园安全保障经费510万元,实施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标准化门卫室建设、校车监控平台建设等,安装视频监控530余个,监控室21个,9台校车全部安装监控视频,购入4台国标校车等;从2015年起,投入130万元,推进教育城域网、三通两平台建设和教育信息化2.0建设,学校实现校校通,建成班班通教室132个,所有中小学教室建成多媒体室。

(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立足洪江教育现状和资源禀赋,促进质量特色双提升,打造具有洪江标识的精致教育。推进教育特色发展,全区7所学校申报创建怀化市特色教育学校,2所学校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所幼儿园认定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4所学校被评为怀化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3所学校被评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在全市率先创新启动研学旅行特色教育,协助洪江古商城旅游公司把洪江古商城创建成为首批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主攻高考突破,加大教育督导力度,制定教育教学质量奖励方案,全力以赴抓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攀升,2019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84人,获怀化市高考进步奖,高二学考综合平均分、一次性合格率大幅提升,超全市平均分;中考一次性合格率从全市第七名跃升至第五名。2020年参加高考208人,本科录取73人,其中:职中对口高考实现零突破本科录取2人。2020年下学期怀化市教育质量抽样检测中初中英语和小学语文、数学平均分排名全市第二,初中数学平均分排全市第七。

(五)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建强

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和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制定出台《洪江区激励教师安心从教六条措施》《洪江区青年百人计划实施方案》《领导干部结对联系青年干部实施方案》《洪江区名师、名校(园)长评选管理办法》和《洪江区骨干教师评选量化细则》,从突出政治建设、编制管理、教师引进招聘、教师待遇保障及荣誉激励等方面做出了更加明确规定。教师绩效奖励(含教育教学质量奖)财政保障提高至每人每年5000元。25名教师纳入青年百人计划14名教师入住人才公寓。通过公开招聘、特岗教师计划、定向培养、鸿雁归巢计划等途径招聘紧缺专业教师,及时按需补充教师,2015年以来,我区补充教师120人,其中公开招聘77人,公费师范生34人,调入4人,特岗教师转正5人。推进双培工程和师徒结对青蓝工程”,举办5期全区中小学校中层骨干和校级领导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区培以及校本培训,近三年培训2000余人次。2018年以来校长教师轮岗交流42人,评比出一批名师、名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建成1个名师工作室。每年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洪江区劳模3人,怀化市劳模1人,怀化市师德楷模1人。

(六)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

全力抓好驻村工作。2016年以来,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派出2名驻村工作人员,结对帮扶17户,全力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并顺利完成堆边村脱贫攻坚任务,向培章同志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2018年以来,共计发放资助资金383.2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533人次;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231.8万元;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开展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的三帮一和送教上门工作。确保教育资助全覆盖,无遗漏,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

(七)平安校园推进有序

落实一岗双责,每年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每季度召开1次安全工作例会,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突出抓好疫情防控、防溺水、防欺凌、交通安全校车安全、消防安全、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投入350万元完善校园三防建设,2019年成功创建湖南省平安校园先进县市区,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1所,怀化市安全文明校园6所。201912月,怀化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挂牌整治成功摘牌。

二、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1.教育投入仍显不足。2015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0.9282亿元,2016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0.948亿元,2017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0.9015亿元,2018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0.8109亿元,2019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0.9524 亿元。2020年全区财力十分紧张,财政实施全口径预算,现有的教育经费基本上用于教师工资、教育教学等维持日常运转的开支,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仅能用于维修教学楼、宿舍楼2017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城市建设维护税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教育专项经费没有落实到位;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2017-2019年预算中均未做安排,2020年区本级财政预算仅安排160.8万元;按政策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2个百分点,教育经费支出占有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没有落实到位。

2.教师队伍活力不足。全区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退出机制落实不够到位,专业人员的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未能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造成教师队伍吃大锅饭、当南郭先生的现象仍然存在,少数教师工作缺乏激情、疏于教学研究、工作不在状态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由于我区女教师偏多,择偶难、婚恋难、两地分居等实际困难也造成部分教师身心难静,缺乏扎根洪江、钻研课堂的动力。

3.生源外流较严重。由于本市区域内县市间的办学水平不均衡,有条件的家庭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区外名校读书, 在原本生源少的情况下生源外流现象显得较为严重。据统计,2017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外流占比25.30%,小学毕业生外流占比13.44%2018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外流占比21.51%,小学毕业生外流占比13.75%2019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外流占比23.8%,小学毕业生外流占比18.24%。在外流生源中有很多都是基础好、素质高、潜力大的优秀学生,如:2019年秋季,在全区初升高前50名中有20名流失在外,第一至第七名全部被市三所重点高中录取。

4.高考出口难以满足群众期盼。洪江大部分百姓非常重视教育、关注教育,都希望子女考上理想的学校,但近30年来,洪江高考未有一人考上清华北大,无法显示出应有的教育质量,导致教师有职业倦怠、家长苦撑子女外出就学的现象,在这种恶性循环下,优质师生慢慢流失,质量慢慢下降,高考也就成了政府的痛、家长的痛,越发难以满足群众的期盼和要求。

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实施教强区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推进各类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按照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统筹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筹城乡和各类教育发展,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利用区域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加强理想信念和光荣传统教育,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认真贯彻《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等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完整、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积极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持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并向农村倾斜,统筹区域内学校协调发展并向薄弱学校倾斜,把推行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继续巩固消除大班额成果,积极推进教育扶贫,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着力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保证教育公平政策有效实施。

提高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努力打造有洪江标识的精致教育。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督导,实施教育质量监测,开展教育质量评估,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2020年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初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城区小学3,乡中心小学2所(含乡村小规模学校2所),幼儿园9所。全区中小学校在校学生5021人,其中中职生255人,普高生874人,初中生1123人,小学生2769人。在园幼儿1563人。全区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594人。

2025年,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形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公平教育,各类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构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教育特色彰显,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二)具体目标

——学前教育。2025年,大力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一年教育率达100%,学前三年教育率达95%以上,建成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98%以上,逐步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义务教育。2025年,小学、初中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平等享受义务教育。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2%以内;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适龄适学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达100%

——普通高中教育。2025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洪江一中力争创建省示范性高中。深入推进新高考改革,建立适合高考改革的教学新机制,整体提高教育质量,确保高考成绩逐年上升。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2025年,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健全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完善职业教育和“1+X”(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办学模式转变。进一步发挥区职业教育中心功能,扩大区工业职业中专招生规模,使职高、普高招生比例基本相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对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教师队伍。2025年,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各阶段教育师资在学段、学科、年龄结构上更加合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科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0%以上。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高中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的比例达到10%,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比例明显提高。培养一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校长和名师队伍,名校长和名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凸显。

——基础设施。力争完成川山新区城北学校建设,全面消除校舍危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室卫生照明达到合格标准。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2.0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经费投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教育支出比重,依法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保证教育财政拨款达到两个比例、三个增长要求,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2个百分点,教育经费支出占有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三)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发展

1.学前教育

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本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初步建成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落实《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实现广覆盖、保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按需招聘补充公办幼儿教师,实行公民办幼儿园幼师达标提升计划,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合格学历达到98%以上。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严格幼儿园办园准入,改造或淘汰不规范幼儿园。加强对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安全管理、保育水平的监管与评估,规范收费行为。实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推进幼儿园规范化管理。

2.义务教育

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健全政府主导、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保学控流机制,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依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配齐思想政治课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注重学生品行修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神。创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校园文化,开展经典诵读、校园足球、研学旅行等特色教育,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等特色学校创建。构建和谐交融的家校关系,立家校共育工作体系。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号)文件精神,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不以升学率对学校排名,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切实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教辅市场,杜绝乱订滥发各种资料的现象。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省、市、区有关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各项规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构建高效课堂,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的协作,办好家长学校,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高中阶段教育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高中阶段学校发展规划,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促进普职教育协调发展。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提高高中教育质量。主动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全面取消文理分科,开展选课走班教学,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切实抓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构建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新机制、新体系,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职业教育

全面落实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严格控制普职招生比例,确保普职招生比达到112025年全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规模在500人以上。

落实《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湘政发〔20202号),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1+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领域和内容,将企业的生产过程融入教学之中,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积极探索与知名企业开展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及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合作。

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和结构,重点建设与市区优势特色产业深度对接的特色专业,逐步完善机械加工、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类等3个专业建设,基本满足本地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建设1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就业优势明显、引领推动产业发展的特色品牌专业。

5.继续教育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6.语言文字工作

积极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普通话普及工作,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组织好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争创语言文字三类城市。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1.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实现教育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点,继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健全教育督导评估考核机制,强化督学责任区建设。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继续加强学校(幼儿园)章程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改革试验,努力打造精致教育品牌,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鼓励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组织属性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机制。

2.深化教育财务管理改革。严格落实《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加强学校收入与支出两条线管理,完善学校预算管理制度,防范化解教育债务风险,严格控制学校新增债务。完善教育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基建、财务及采购管理,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加强财务审计与财经纪律监督,落实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促进学校厉行节约、健康发展。

3.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完善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用人评价机制。推动《整体方案》部门工作安排和部门重点举措清单、负面清单工作

4.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改革。发挥小学集团化办学优势,在区或内实现城镇优质小学和农村小学之间的教师交流。在2025年之前实现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区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

5.深化新高考改革。全面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22年基本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积极探索新高考“3+1+2”模式,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加强对学生课程选择和生源规划指导。推进教育教学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的唯升学倾向,发挥教育评价正确的育人导向作用,从而带动基础教育整体评价方式的转变。

(五)保障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等措施,按需补充新任教师,优化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结构。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逐步完善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的定期交流制度,实现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常态化师德教育,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实施学校师德建设评估制度,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和奖惩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充分发挥师德考评激励导向作用。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以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为抓手,以五年为周期,开展教师业务全员培训。成立区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完善教师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和培训者团队建设,深化教师点餐、送培到校培训模式改革,提升培训效益。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岗位管理,通过竞聘上岗,实现岗位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人员优进劣汰。进一步健全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能体现教师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的分配制度,合理拉开绩效工资收入差距。调整农村学校教师编制配备标准,对寄宿制学校和教学点依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倾斜,统筹和促进城乡教师队伍的合理配备、均衡发展。

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按照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法律规定,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完善教师的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长效机制,加快教师公租房、周转房建设,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提高农村教师津贴标准和高级职称比例,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2.落实教育经费保障

严格执行教育投入政策,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教育支出比重,依法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保证教育财政拨款达到两个比例、三个增长要求,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2个百分点,教育经费支出占有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保证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不断健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确保用于教育的预算内基建投资明显增加。

加强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公平公开的公共教育经费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增强工作透明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和使用制度,推进学校财务决策民主化。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监督与审计,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推进依法治教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抓好符合现代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促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和民主治校进程。

开展普法教育,将教师法制教育学习与评价纳入教师教育必修学分,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依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合法合规且符合公平、公正原则。

加强教育督导工作。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切实推进督学责任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教育督导职能。加强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民办教育的督导检查。完善对乡(街道)履行教育职责评估制度,强化对乡政府(街道)、相关部门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和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健全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

4.改善办学条件

20212025年,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按照《怀化市洪江区教育专项规划(2019—2030)》方案,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新区、城镇棚户区改造配套建设,加大学校基础建设的投入。

(1)保障各学段学位随着国家三孩政策放开、招生政策的调整全区各学段学生人数逐渐增加,力争2025年前全区幼儿园学位达2000个、小学学位达3600个、初中学位达1500个、高中学位达1500,确保适龄学生能上学、上好学

2)建设项目

建设洪江一中北校区在川山新区新建规划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学校,投资2.3亿元。2021启动项目的前期工作2022年启动项目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建设22个教学班,容纳学生1000人;第二个阶段根据生源情况适时对校区进行扩建,达到42个教学班,容纳学生15002000人。

学前教育扩容计划。洪江区幸福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及相关附属设施,投资500万元,增加学位60个。新建城北川山水映洪江幼儿园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及相关附属设施,投资2000万元增加幼儿园学位300个学位。东方红小学改扩建,区幼儿园整体搬迁至原东方红小学,改造原东方红小学校舍、食堂,投资2000万元

洪江一中校舍建设,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及相关附属设施,投资8000万元。

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室卫生照明建设。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室、宿舍、功能室、办公室等采光和照明条件进行改造,投资500万元。

教育信息化2.0建设。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投资5000万元。

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普及普通高中阶段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薄弱环节改善能力与提升,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投资1亿元。

5.加强组织保障

健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推进《洪江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落实《关于加快教育优质发展的意见》(洪区发〔20194号)。建立健全对乡街和相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考核制度,推动各级党政(街道)、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发展教育职责,认真做好区域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及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推动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继续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学校党领导班子在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决策、校务监督、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认真落实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违规收费、违规征订教辅资料专项整治、违规家教家养、学生食堂、非法集资、扫黑等专项整治,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将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纳入绩效管理评估指标体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建立部门进入学校检查准入制度和教育环境情况报告制度、举报制度,严肃查处破坏教育环境的行为。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的重要性、紧迫性及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指示要求,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化、全覆盖。实施中小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扩大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规模,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评选名师、名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定期开展全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教学成果奖评选表彰,重点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